转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的贫富差异越发明显,而社会的下层有还在挨饿,因此,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对于人们来说确实是个福音,转基因的研究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着很大的意义。一、转基因食品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定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2006年2月9日对转基因食品做了定义,转基因作物就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生物物种上,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概念界定是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律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工作基础,根据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的科技背景、渊源和演变,结合已有的国际立法经验,指出转基因生物安全是指为使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在研究、开发、生产、运输、销售、消费等过程中受到安全控制,防范其对生态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以及救济转基因生物所造成的危害、损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并由此明确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调控对象和范围。二、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发展历史和现状198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植物培育成功,标志人类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的开始。1986年转基因农作物获得批准进入田间试验。1994年美国Calge
e公司培育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被批准商品化生产。2000年全世界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达4420万公顷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据不完全统计转基因研究至少在35科120种植物中获得了成功所涉及到的性状包括抗虫、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抗除草剂、抗逆境、品质改良以及对生长发育的调控以提高产量潜力等。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从1986到2000年的15年间OECD国家共批准10313例转基因生物进入田间试验其中植物占总数的984细菌占10病毒占03真菌占02动物占01。在全部被批准的10313例田间试验中美国占总数的711。10病毒占03真菌占02动物占01。在全部被批准的10313例田间试验中美国占总数的711。目前我国有6种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入商品化生产,包括我国自己培育的耐储存番茄1997、抗虫棉1997、观赏植物矮牵牛1997、抗病毒甜椒1998、抗病毒番茄1998以及美国孟三都公司培育的抗虫棉1997。从整体水平看我国在转基因作物研究技术方面的进展与国际上基本同步在发展中国家中居领先地位。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f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主要表现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很少因此缺乏后劲产业化滞后活力不足。三、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生物的担忧转基因育种工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