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集体主义概念,把权贵阶层的个人利益上升为集体利益,使中下层人们成为实现权贵意志工具,这种把戏从资本家到政治家都喜欢玩弄。比如企业的老板向员工鼓吹“企业精神”、“不分昼夜为它工作只因我们属于这个公司,我们热爱这个公司”等等,而其实质只不过是老板希望更大程度地剥削员工,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又例如纳粹政府鼓吹的“淘汰低等人种,优化世界人口质素”,其本质也只是为实现希特拉个人对权力膨胀和征服的欲望。第二点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往往扼杀个性发展,使人们思想趋同、行为趋近,似乎是要确立下一个客观世界,人们无法改变世界,
f要改变的只是自己。确实这点有利于集体内部结构稳定,但是这样的价值观无法真正理解每个个体的切身感受,对那些不适应,或是不愿遵守集体规则的个体往往给予不同程度的打击,导致整个集体创新能力的低下,成员思想模式的僵化。在这一点上我国教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向国民灌输的观念是学生要努力学习,经历高考并考上大学才能走向成功。于是自小学习能力差的、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便屡遭白眼,被排除在体制以外,原因是他们无法满足集体主义教育精神对他们的期待。这里要谈到的最后一点,是集体主义造成的个体劳动积极性下降导致的效率低下。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新义》中有提到:“最大问
题是在于人的自私性,没有人是像蜜蜂中的工蜂一样只为了团体而无止尽献出自己的脑力或体力生产力,却只和别人一样享受同等的资源,所以产生「向下对齐」的效应,大家尽量偷懒与减少付出以不被惩罚为原则,反正分配资源时懒与勤的人都是拿差不多的份量,尤其是难以量化的无形创意或研究付出根本不会得到增加资源的奖励反馈,更无人乐于从事。在人性自私本质下最后集体主义造成的并不是集体进步,而是集体的沦落最终走向崩解”。
最经典的事例是我国“人民公社”时期,这种极端集
体主义所造成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危害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三、集体主义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反思在中国当代依然奉行集体主义精神,然而公民社会的兴起、权利意识的增强使国民个人主义意识增强。中国市场化经济快速增长,随之国民思想亦快速转变,然而传统封建思想、左倾思想势力仍然庞大,政治体制、社会改革进程缓慢。这些都令当代国民思想开始出现一种
f前所未有的分裂。即是些领域出现过度个人主义,而另一些领域出现过度集体主义。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集体主义精神是需要被重塑的。在经济社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