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温差r
3水源(灌溉水源)r
「社会经济因素」r
1市场r
2交通r
3国家政策r
4劳动力r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r
6工业基础r
r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r
1地理位置r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r
3农业因素r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r
5市场因素r
6科技因素r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r
8历史因素r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r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r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r
r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r
「自然因素」r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r
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r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r
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r
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r
「社会经济因素」r
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r
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r
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r
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r
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r
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r
r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r
「自然方面」r
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r
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r
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r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r
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r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r
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r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r
「社会经济方面」r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r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r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r
r
☆全面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
「地理位置」r
1经纬度位置r
2相对位置r
「自然条件」r
1农业条件:a地形(类型、土地类型特征如:以耕地、林地、草原为主等、土壤)r
b气候(类型、水热条件、光照、热量等)r
c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河流、湖泊)r
d生物资源(如:气候类型特征有关的生物、农作物特征)r
2工业条件:矿产资源(如:海盐、能源等)r
「社会经济条件」r
1人口(包括:劳动力的素质、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