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常薄弱,政府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深度还应加强。特别是雨城区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行业数量多、规模小,有些设备简陋,有些布局不合理,家庭小作坊式和流动摊贩占多数,这对食品安全监管造成一定难度。政府可以通过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月活动、设立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通过电视媒体进行系列报道解读食品安全法等,提高社会公众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和参与食品安全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3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日常生活中,受访者从未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的只有3,偶尔遇到的高达83,经常遇到的占8未觉察到是否遇到过的约有6。这些问题中过期食品或包装不合格的食品占55,三无产品、注水肉病害肉、有毒物超标食品分别为40、30和333,还有其他食品安全问题133。为寻找原因,我们调查了这些消费者的购买食品的习惯,喜欢到当地大型的正规超市及商店购买的为35,到餐厅的18,流动摊位的为13,学校超市和其他地方的占34。结果表明,即便是在大型商场或超市购物,大多数人还是遇到过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在购买食品时,比较注意生产厂家和相关检疫证明的只有12,更多的人比较关心价格和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分别占43和18,关注品牌、色泽、外观的也占有23,其他4。从这些习惯中我们可知,食品安全问题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把更多的注意放在了价格、外观这些因素上,而沪市食品的质量、卫生等。另外,那些不合格的食品能在市面上销售,也与销售者的责任、法律意识,
f政府的监管力度有关。想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就需要消费者自觉地坚决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制售者拿出责任心和良心,政府加大执法力度。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被调查者中与商家厂商协商要求退款或赔偿的有367向消协或媒体投诉的有233通过法律部门解决的有117自认倒霉,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占30奉劝亲友不再购买产品的占367。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产品,以后认为食品不可靠,坚决不买的有333认为如果提高生产质量,会考虑购买的有567认为目前没有其他商品代替,会照常购买的有10。所以只有518的人勇于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敢于通过法律等武器同不法商人厂家做斗争。剩下482的人在买到问题食品时选择沉默或自认倒霉,这无疑从另一个方面助长了不法商贩为谋利益降低成本制造问题食品的气焰,从而增大了我们买到问题食品的可能性,由此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去。从这方面可以看出,雨城区的居民对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