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郑成功B.戚继光C.康熙帝D.林则徐25.清宫大戏《甄传》红遍全国。通过许多虚构的情节,电视剧将视皇权为一切之上的雍正帝演绎得栩栩如生。翻看历史,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形象的真实历史是()A.设锦衣卫B.废丞相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设军机处26.据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长城沿线“守备日固,田野日辟……边民始知有生之乐”;蒙古族不但畜牧兴旺,而且逐渐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麦、豆、瓜、菜,“种种俱全”,长城增修加固后,长城沿线地区()A.汉族文明高度发展B.农耕经济不断繁荣C.边疆守备日渐废弛D.中央集权空前加强27.今天的北京故宫,其实是“故宫博物院”的简称,那个曾经威严不可侵犯的地方,如今早已成为普通民众踏足参观的地方.北京故宫在历史上也叫()A.阿房宫B.未央宫C.紫禁城D.大明宫28.明朝时期,收集了1892种药物,11096则药方的“医学巨典”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29.今年是十二生肖中的猴年,“齐天大圣美猴王”的文学形象应出自()A.罗贯中《三国演义》B.吴承恩《西游记》
3
fC.施耐庵《水浒传》D.曹雪芹《红楼梦》30.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个主题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对此概括最准确的是()A.繁荣与开放并存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C.繁盛与危机并存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
二、材料题:2小题,共25分.3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是指什么?概括该制度的特点。材料二:(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请回答:(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发明、商业发展、海外贸易三方面举例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32.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经历了由对外开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