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周朴园的前世今生
作者:王旭忠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9年第03期
【摘要】对《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分析,研究界一直众说纷纭,本文运用唯物辩证法中发展的观点,从周朴园几个不同的性格发展阶段入手,分析论述了其性格发展变化的过程。
【关键词】《雷雨》周朴园性格分析发展变化
周朴园是《雷雨》的主人公,也是《雷雨》一出世便引得论者众说纷纭、歧见百出的人物。曹禺本人认为“周朴园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人民戏剧》1979年第三期)吴建波认为周朴园是“伪善者”,(《中国现代文学采英》)一般的论者认为“周朴园是一个有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在他的身上将冷酷、虚伪、残忍、奸诈、自私与寂寞、孤独、多情两个方面的性格集于一身。
对于周朴园的评价,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历史一脉相承,随着政治思想意识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越来越淡化,人性意识也越来越增强了。附加于周朴园身上的封建地主和资本家的恶德渐渐地让位于作为一个生活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中产阶级普通一员的心路里程,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人性化、客观化了。
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观照全剧,我们会发觉作者试图写出周朴园性格的完整发展历程。周冲、周萍、周朴园三个人物实际上是周朴园人生历程的三个阶段。作者采用的其实是一种转注式的表现人物命运的方法。
第一阶段:周冲式的血气方刚、天真淳朴、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幻想。周冲与四凤的关系也映射出年轻时的周朴园和年轻时的侍萍之间的纯真无暇的感情。虽然,在周冲的身上有着时代带给他的民主平等的气息,但是,我们也决不能带着一种对剥削阶级的偏见认定年轻的周朴园就一定是抱着玩弄、欺凌之类的剥削阶级的恶意去对待年轻的侍萍的。只是那种出身那种性格的年轻人追求爱情抑或追求别的什么的热情之火,稍遇狂风暴雨,便会倏然而逝。周冲面对周朴园的淫威,便立刻收敛了“分一半学费给四凤”的幼稚愿望,甚至在鲁大海的恐吓之下,便打消了与四凤继续交往的愿望。我们可以设想,周朴园年轻时的遭遇,与周冲相较,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年轻时的周朴园也是被逼无奈才抛弃梅侍萍的!
第二阶段:周萍似的痛苦、苦闷、堕落、空虚。周萍与继母繁漪的关系最能反映出这一点。我们不能从剧中看出侍萍离去时周朴园的形象,但我们完全可以推想,离开了自己所爱的人,娶了一个自己并不喜爱的妻子,虽然,性格的缺陷使他不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