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及农业科技创新
作者:丁晓东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4年第10期
摘要农业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发展作物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我国农业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更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基于此,主要研究了我国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及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作物;栽培技术;农业科技创新;产量;发展历程中图分类号:S318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03作物栽培技术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的作物栽培技术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原始人类进行耕作之时,作物栽培技术就已经产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农业领域的作物栽培技术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创新,是一个产业不断更新换代的根本,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农业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更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产业升级。1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11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历史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从人类耕作之初,就出现了作物栽培技术。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一些农学家开始对作物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且将作物栽培技术正式形成了书面文字。在这些农业古书之中,系统的阐述了精耕细作、因地制宜、抗逆栽培等栽培技术,其中,很多的农业作物栽培思想对今天的农业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尽管作物栽培技术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是其发展十分缓慢,自栽培技术出现,直到民国时期,栽培技术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阶段,其产量完全受到季节性天气的影响。直到近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物栽培技术才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501970年,我国研究出与一年多熟的作物相配套的作物栽培技术,且大力推广了育苗移栽技术;同时,针对农作物易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病虫害等问题进行了仔细研究,并且制定了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大大的提高了我国作物的产量与质量。1970年,我国作物栽培技术有了较大突破,其主要体现在提倡规范化和模式化的栽培,将玉米与小麦等主要农业作物进行规模化栽培,辅助以科学的配方施肥,极大的促进了作物的产量。此外,,地膜也被广泛使用。1990年至今,优质、高效、高产、无害化生产相结合为目的的栽培技术正在广泛进行之中,
f龙源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