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内,其含水层补给条件不好,连续性差,富水性弱。2、井田主要隔水层井田内本溪组厚度3110m左右,岩性主要由泥岩、砂质泥岩和铝土泥岩组成,质地细腻,致密,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为井田主要隔水层组。此外,相间于石炭系太原组各灰岩含水层和二叠系各砂岩含水层间的泥岩、砂质泥岩,由于其岩性致密,可起到层间隔水作用,但当其位于浅部层段,因受风化作用影响,隔水性能受到不同程度破坏。3、井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奥陶系岩溶水的补给主要为基岩裸露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
13
f渗补给。井田内奥灰水属区域岩溶水径流区,岩溶水由北向南运移,流向柳林泉,据本矿水井资料,本井田奥灰岩溶水水位标高为798~800m。石炭系和二叠系的砂岩裂隙水,在接受大气降水和季节性河流以及上覆含水层的入渗补给后,顺岩层倾斜方向运移,上部含水层在沟谷中以侵蚀下降泉的形式排泄,下部含水层顺层向西排出井田外。现采煤矿的矿坑排水和民井开采是其主要的排泄方式。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1、地表水对煤层开采的影响井田内无常年性水流,地表节割严重,沟谷发育,雨季水流来迅速,不利于地下水的补给。井田内最高洪水位标高低于各井口标高,井口一般不受地表水威胁。2、构造对煤层开采的影响井田为一单斜构造,未有断层和陷落柱,不存在构造破碎带,没有断层等构造导水因素对煤层开采的影响。3、采空区积水对煤层开采的影响井田内4号煤层已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积水处有3处,分别位于井田的西部、南部,积水面积分别为1500m2,9750m2,98750m2,积水量分别为774m3,5029m3,50707m3。井田内8、号煤层未进行开采,9无采空区。5、井田水文地质类型井田4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上覆砂岩裂隙含水层,由于补给条件差,富水性较弱,一般不会对煤矿造成影响。井田8、9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中等,对8、9号煤层开采有一定影响。只要矿井正常抽排水,太原组灰岩水一般
14
f不会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危胁。在4、8、9号煤层奥灰水带压区开采时,煤层底板最大突水系数在002600~005990MPam之间,小于受构造破坏地段突水系数临界值006MPam,发生奥灰水突水的危险性较小。井田4号煤层采空区局部存在积水,综合分析,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
第三节
一、顶底板岩性
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首采区内4号煤平均厚度为171m,结构简单,为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细砂岩。首采区内8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