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建。
1、要实现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统一。我们应该把学生看作是教师的体外“自我”,教师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将自己的本质外化成无数的体外自我,学生是教师内在素质的体现者,教师借学生之身巧妙地扩展着自己,为自己塑造一个不朽的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做人生之三大快乐之一。
2、要实现教师角色自我与个性自我的统一。教师既是一种角色,也是一种个性。作为一种角色,教师要按照职业所要求的规范和原则行事,作为一种个性,教师要对自己的内在需求、情感世界加以真实地把握。幸福的教师是角色自我与个性自我的统一。优秀教师都是在超越了角色自我之后展示出丰富的个性自我。他们的教育活动,往往是最具个性魅力的艺术。也只有那些有个性魅力的老师才是学生可亲可敬的模范、师表,也只有那些有个性特色的教育活动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投入。所以教育不是教师为谋生去表演,它就是教师的生活本身。只有充分地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才能使教师成为一件让人幸福,令人羡慕的职业,也只有让人幸福、令人羡慕的职业,才会有更多的人去追求和实践,只有当教师职业有更多的人去追求、实践的时候,它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3、要实现师生创造与享受的内在统一。教师既是幸福的创造者,也是幸福的享受者;学生既是幸福的享受者,也是幸福的创造者。在幸福的教育中,师生似乎就是为了教育而教育,没有担忧,没有媚俗。他们纯粹沉浸于此时此刻。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正因为教师与学生一样在教育生活中能享有幸福,能自由创造,他们才能满腔热情、无怨无悔地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这种热情和无悔必将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可见,只有通过教师职业价值认识和行为的反思与重建,才能使教师成为自觉创造其职业生命和职业内在尊严的主体。如果没有这种反思和重建,即使社会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提出了对教师职业的高期望和新要求,也不会自动地、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师群体以至每位教师的内在需要和实践。
精品文档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