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题课型授课人
第七章第六节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二)新授课滕州市西岗中学
授课时间2012年12月22日,星期二,第二节课教学目标
1理解作函数图像的方法与代数方法各自的特点2掌握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进一步理解方程与函数的联系
教学学法方法
启发引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主要是通过对作图像方法与代数方法的比较,探索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这一内容是上一课时内容的自然发展,本节课研究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这样更为全面地理解函数与方程、图形与代数表达式之间的关系,从而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由于上节课的惯性,学生易在图像法上停留,因为图像法很直观,容易接受,因此本节课对代数方法的渗透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学重点: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教学难点: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学具:铅笔、直尺、练习本、坐标纸.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复习引入
师:请看合作探究一(多媒体展示课件):1.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有何联系生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它们对应的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生2:另一方面,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也是它们所对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师:正因如此,方程问题可以通过函数知识来解决,反之,函数问题也可以通过方程知识来解决那么:2.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些解法?生1: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生2:图象法消元法师:两个同学的回答,一个从如何消元回答的,另一个从方程组的解法回答的,两方面结合起来那就很全面了.【设计意图】回忆旧知,为本节课学习新的知识做铺垫:通过1问,体会函数和方程之间的联系,为后面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埋下伏笔.通过2问,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和知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为后面利用作图像方法和代数方法解决议一议的问题作铺垫.
二、设计实际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请你看合作探究二(多媒体展示课件)(教材议一议):A,B两地相距100千米,甲、乙两人骑车同时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假设他们
1
f都保持匀速行驶,则他们各自到A地的距离S(千米)都是骑车时间t(时)的一次函数.1小时后乙距离A地80千米;2小时后甲距离A地30千米问经过多长时间两人将相遇?直线型图表示
甲A
2时30千米
80千米
1时
B乙
A,B两地相距100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