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
【摘要】一所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保育、教育、服务等方方面面的质量和水平,代表着一所幼儿园的形象,体现着一所幼儿园的园本文化。我个人认为幼儿园的精细化管理,就是用心思考、用心育人、用心服务、用心做事、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真正做到以孩子为本,以办让家长满意的幼儿教育为本。而幼儿园班级管理则是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的具体体现,它包含着教学和教学以外各方面的内容。在长期担任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工作中,我深深感悟到,要使幼儿园班级管理卓有成效,必须要高屋建瓴,充分而又全面的认识该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一、幼儿园班级管理及基本原则幼儿园班级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班级管理原则是对班级进行管理必须遵循的普遍性行为准则,它对班级全面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实践证明,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和高效性原则是班级管理中最基本的四大原则。①主体性原则。指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具有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同时又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这一原则的目的在于引导作为班级管理主体的教师充分投入地从事班级管理工作,能从自己所在班级的实际出发,提出一系列管理策略和方案,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协调班内的多种因素。在提高班级管理成效的同时,幼儿作为学习、游戏的主体地位得到保证和确立,使教师作为管理者的主体性与幼儿作为学习和游戏者的主体性相结合。②整体性原则。指班级管理应是面向全体幼儿并涉及班内所有管理要素的管理。整体性原则保证了班级全体幼儿的共同进步而不是部分幼儿的超常发展,确保班级各种管理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③参与性原则。指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不以管理者身份高高在上,而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民主、平等地对待幼儿,与幼儿共同开展有益的活动。④高效性原则。指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尽可能地使幼儿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好的发展,使班级呈现更健康的面貌。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础是创造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两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上课老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配班老师密切地配合,帮助带班教师维持课堂秩序,协助做好相关的配班、准备工作。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调皮、吵闹、不专注等情况时,配班教师及时地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