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
一、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分析从金融制度和农民的收入增长关系进行分析,我国目前的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国情直接决定了农民的收入增长应该成为我们判断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一种重要指标和标志,但是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导致了这种情况在我国难以实现。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是以赶超和追赶为目标,国际上激烈的外部环境竞争、严峻的政治环境和紧迫的军事发展任务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导致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选择了计划经济这条道路,国家以其政治上的集权制度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实行产权制度的国家垄断,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实施重视重工业发展的发展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但是我国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依然处于不协调、不同步的状态,金融改革依然落后于经济改革。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村改革是自发进行的,对我国的金融体制和经济体制没有任何触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我国的改革开放的重点转移到了城市和工业发展之上,农村改革最终没有触发和诱导内生金融的发展。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政府在金融监管和控制上变得愈加严厉,金融门槛越来越高,非正规金融发展失去了生存之机,政府引导金融机构走上了商业化、股份化、企业化的道路,金融机构的发展呈现出规模经
f济的特征,基本上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已利润最大化为运营目标,也就养成了金融机构“嫌贫爱富”的特点。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金融机构并没有意向向农村和农民提供贷款和金融服务,而非正规的金融机构难以得到发展和壮大,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力度很小。从农村金融的发展效率和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农村的储蓄投资转换率指标与农民的收入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这一事实说明了金融发展效率并没有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1988年之后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效率逐年下降,农村金融效率的低迷也直接导致了农民增收的困难。另外,资本都具有趋利的性质,这使得很多金融机构将从农村吸收来的资金转移到城镇中进行金融发展,我们发现很多农村没有得到有效的贷款投入,农村贷款的数额仅仅停留在数字层面。这正和我国现实中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相吻合,我国的邮政储蓄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农业银行直接撤出了农村的金融发展领域,农业发展银行对于农民的政策性贷款严重不足,农村信用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