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原子的结构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1.汤姆生设想原子是一个球体,带正电的部分均匀地分布在其中,质量很小的电子则像布丁中的葡萄干一样镶嵌在内。该模型被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2.α粒子散射实验的方法是:用由放射源发射的α粒子束轰击金箔,利用荧光屏接收,探测通过金箔后的α粒子偏转情况。3.α粒子散射实验的目的是:α粒子通过金箔时,由于金原子中的带电粒子对α粒子有库仑力作用,一些α粒子的运动方向改变,也就是α粒子发生散射。统计散射到各个方向的α粒子数量,即可推知原子中质量和正电荷的分布情况。4.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5.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而电子则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6.实验确定的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
-15
~10
-14
m,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
-10
m。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α粒子散射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3-2-1所示放射源释放α粒子;金箔靶子;显微镜荧光屏可转动用于观察。
图3-2-1
1
f2.实验过程α粒子从铅盒射出,经过一条细通道,形成细射线穿过金箔后打在荧光屏上产生闪光,用可转动的显微镜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3.实验现象1α粒子通过金箔时,绝大多数不发生偏转,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2少数发生较大的偏转,极少数偏转角超过90°。3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几乎达到180°。4.实验分析1由于电子质量远小于α粒子质量,所以二者发生碰撞时电子不可能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2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只能是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按照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正电荷在原子内是均匀分布的,α粒子穿过原子时,它受到两侧的斥力大部分抵消,因而也不可能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更不可能使α粒子反向弹回,这与α粒子的散射实验的现象矛盾。3现象说明原子绝大部分是空的,除非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很小的核上,否则,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是不可能的。
1整个实验过程在真空中进行,且金箔很薄,α粒子很容易穿过。2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双选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如果一个α粒子跟金箔中的电子相撞,则A.α粒子的动能几乎没有损失B.α粒子损失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