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四合院里的美国人
作者:董月玲来源:《视野》2006年第01期
“你看,这老房子是古代的,但里边的东西可以是现代的……我享受了古代文明,但也不影响我过现代的、有效率的生活。”四合院的主人初冬的一天下午,我从报社大楼出来,穿过遍地瓦砾的空地,到平安大街的另一边,在那片还没拆迁的老房子里,找一个美国人在北京的家。进了一座四合院,大门在我身后刚关上,感觉四周一下子就静了。真没想到,我印象里拥挤不堪的大杂院,多数中国人眼里的破房子,竟让个美国人收拾得这么精致典雅、古色古香。围着院子的四间房子都没吊顶,高高的屋顶上露出粗大的圆木,木头上涂过清漆,泛出黑褐色的光泽。墙壁四白到地,简朴干净。地上铺的小块瓷砖,一看就有年头了。家具一律是旧的。屏风、书橱、老式沙发、小圆桌、木头凳子,正房里搁张清代雕花大木床。龙安志瘦高个儿,高鼻蓝眼,讲一口流利的美式汉语,偶尔会蹦出咬不准的字眼。他说自己当年作为美国留学生来中国,在天津南开大学学中文时,不好好上课,天天骑辆旧自行车钻胡同。1990年的一天,龙安志到一个住北京东四史家胡同的中国人家里串门,这人住四合院,家旁边有个外国专家宿舍,也是四合院。知道专家宿舍可以租,龙安志马上就搬了过来。“北京不光有故宫、天坛、颐和园,还应该有四合院、有胡同。”我问龙安志:“你难道没看见,好多老百姓挤在一个四合院里,而且房子很破旧了”他马上道:“这个我知道,但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就看你愿不愿意解决。”让住得拥挤的人,搬到别的地方去;让那些想住四合院的人,掏钱投资修缮这些老房子。他说我现在看到的这所老房子,以前住的是一对老夫妻。房子老漏雨,冬天又挺冷,老得维修。他们养不起这房子,就卖了,自己搬到楼房里住了。他用脚顿了顿地上的褐色瓷砖说:“瞧瞧这地砖,是民国时代的,现在哪里都没有,就老房子里有。”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他端起盖碗茶杯说:“你看,这老房子是古代的,但里边的东西可以是现代的。有电视电话,有抽水马桶,有冷暖空调。我可以用电脑上网,世界上的事儿都能了解得到。我享受了古代文明,但也不影响我过现代的、有效率的生话。”“北京,不光是皇家住的地儿,也是老百姓住的地儿。北京不光有故宫、天坛、颐和园,还应该有四合院、有胡同。如果北京把四合院、胡同都灭了,净是高楼大厦的话,那北京跟任何城市都一样,跟你去纽约、东京一个样。旅游者来北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