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市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发展情况简析
课题组“十一五”以来,我市不断加大调结构、转方式力度,深入实施“农业稳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科教兴市、文化旅游名市、改革开放活市”六大战略,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旅游国际化“四化”进程,重点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一批骨干企业迅速成长,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厘清发展脉络,把握发展现状政府研究室与统计局等部门支持配合下,对全市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了梳理和分析,供各位领导参考。一、产业结构优化加速,工业引领作用增强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497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居全省第五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5亿元,增长8,占生产总值的286;第二产业1553亿元,增长181,占总值的345;第三产业1659亿元,增长129,占总量的369。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二产业无论从总量上还是发展速度上都领先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占据生产总值的70以上,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以工业为主轴,带动服务业快速增长,
1
f农业稳步跟进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了以高原特色农业、水电、冶金、建材及农产品加工、珠宝玉器、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为骨干的产业发展格局。“九五”以来保山市三产业结构变化表
产业年份2000200520102013424364303286186242309345
一产业占比二产业占比其中工业占比三产业占比三产排序
108174229257
39394387369
一、三、二三、一、二三、二、一三、二、一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长期以来农业增加值都大大超过三产和二产,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小,第三产业也主要是围绕衣、食、住、行等初级层次展开,城市化、工业化程度较低。“九五”末第二产业占比仅为186,一产比二产高出238个百分点、比三产高出34个百分点;到“十五”末第三产业超过一产3个百分点,二产仍低于一产122个百分点,但差距进一步缩小;“十一五”末二产略微超过一产,一产历史性的退居末位,三产高于二产78个百分点;进入“十二五”以来,工业经济持续发力,建筑业在投资的强力拉动下进一步加速,到2013年二产已经高出一产四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的差距缩小到24个百分点。通过十几年的奋斗,我市从传统的农业经济进入了以工业为主轴的工业化发展时期。新世纪以来的13年间,二产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提高了
2
f近1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