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号路桩号3K01603K0440范围内因张坝公园前区广场两侧已形成既定建筑,故选择破除车行道明挖敷设电缆隧道的方式布置于车行道中线下。本工程电缆隧道、排管放线均按坐标严格放线,隧道设计线为隧道中心线。
土建结构
1地基根据地质钻探情况,隧道主要位于原状土和基岩上,有部分段位于
5
f泸州市茜草片区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道路电缆隧道工程
人工回填土上,电缆隧道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集水井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00kPa,回填区域的地基必须夯实或采用砂砾石换填后达到此值,且压实系数不小于095,涵身底部设置混凝土垫层。
2沟槽开挖及回填基坑开挖采用明开挖施工,临时开挖坡率结合地勘资料以及相关施工规范根据不同土层选择开挖坡率。对无放坡条件的地段,必须进行坑壁支撑,采取临时支护措施,选用喷射混凝土护壁或者打桩加挡板支护。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5。设计隧道外两侧及顶面以上1m范围内应采用砂卵石对称回填;1m范围以外采用沟槽开挖土回填(在路基范围内还应满足路基填料相应要求)。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同时必须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规定。隧道回填在未达到设计填土厚度前,严禁重车碾压,如必须开通施工通道,应验算涵洞结构承载能力。隧道面覆土的压实,如采用重型机械碾压,必须进行施工验算。电缆隧道根据现状道路高程进行平场开挖并确保电缆隧道开挖过程中边坡的安全稳定。3电缆隧道本工程隧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防水等级二级,隧道净空尺寸(宽×高)2200×2000mm,壁厚300mm。混凝土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采用P6,强度等级为C30级(含人孔、通风井、集水井),垫层以及铺装层采用C15混凝土。4变形缝对于岩质地基变形缝间距不超过25m;对于土质地基不超过15m。在地基土发生变化、填挖交界处,以及换填地基增设变形缝,以确保结构安全。变形缝宽2030mm,并做好必要的防水处理,具体做法详见图纸。
通风及人孔井设置
本工程由于隧道较长,必须考虑隧道与隧道内电缆散热、人工检修的通风,隧道通道主要利用通风井进行自然进风、机械排风,通风井间距约70m,自然进风、机械排风间隔设置,共设置18个(自然进风5
6
f泸州市茜草片区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道路电缆隧道工程
个、机械排风13个),具体详见隧道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