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茶文化
茶树原产于中国,人工栽培茶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叶用、木本常绿植物,属于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种。5000年前发现和利用茶,3000多年前开始栽培茶树,则茶树起源比此还要早得多,距今约有6000万7000万年历史。全世界山茶科的植物共有23属380多种,中国有15属260多种,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
中国的西南地区为茶树原产地,古茶树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这里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地方,同时又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和现存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早在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甚至远播青藏高原,并且出现了“茶道”一词。茶文化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
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西汉时已有饮茶之事的正式文献记载,饮茶的起始时间则比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期,是中国茶文化史上划时代的时期。从五代至宋辽金,是茶文化的拓展期。自元代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明代中期以后,精细的茶风再次出现,为其中坚者是清雅文人,学人的个性茶艺充分张扬,茶风则更趋纤弱。清末明初,中国多灾难,有志文人忧国忧民,已无雅兴和心情去悠闲品茶,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历史也因之完结。
二、茶在中国的分区
茶树在中国的分布非常广阔,范围在北纬1838度,东经94122度;地跨中热带、边缘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在垂直分布上,海拔高可达2600m的高山,低至仅距海平面几米的矮丘。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及其适制性和适应性。中国茶区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的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地带、气候、土壤特点,可划分为1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包括黔、川、渝、滇中北和藏东南。该区年降水较丰富,雾日多,适宜茶树的生长,茶树的种类也较多。适制绿茶、红茶、普洱茶、边销茶和花茶等。2华南茶区:包括闽中南、粤中南、桂南、滇南、海南、台湾。该区高温多湿,全年降水量可达1500mm,为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该区茶树资源极其丰富,适宜加工红茶、绿茶、黑茶、青茶和花茶等。3江南茶区:是中国的重点茶区,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苏南等地。整个茶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