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考历史复习的唯物史观
以下是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必须要会运用的史学理论,有助于题型训练时,照使用这些理论分析问题,不失为解题之金钥匙。
理论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是生产方式,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人口素质不起决定作用,但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思想观念,如政治、法律、哲学、科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3、社会存在是一切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基础和前提;4、社会意识的内容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5、社会意识适应社会存在的要求而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6、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7、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f8、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9、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理论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它所表现的是人们对于那些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和力量的关系。通俗地讲,生产力是有目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它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包括:(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3)完全以他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5、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6、评价历史现象时生产力的标准是最后的标准;
理论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f1、经济基础是和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2、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在阶级社会中和阶级消灭之前,上层建筑都有阶级性。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是国家政权,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也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理论四:阶级、国家、革命、民族1、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2、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权力机关,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