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六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说明
邵进南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小学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体育《课程标准》的精神,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运用篮球游戏、比赛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材分析篮球是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一项运动,篮球运动不仅具有对抗性、趣味性等特点,而且强调集体合作,灵活多变地运用各项技术、战术,对发展人的身体素质,提高能力,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聪明智慧都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篮球行进间运球技术、技能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本课结合我的课题《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行动研究》,将技术教学和游戏教学有机相结合。三、学生分析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正从儿童少年时期向青春期过渡,是与初中相衔接的时期,而且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愿意在学生面前展示自我,喜欢对抗性、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和游戏,而且著名的球星往往是他们所羡慕和崇拜偶像。小学生学习篮球运动是正处于启蒙阶段,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四、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体会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能使80的学生基本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技能,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力量等身体素质。2、运用篮球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篮球的控制能力,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3、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及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团体协作的品质。五、教法与学法主要采用的教法有:讲解法、示范法、纠正错误法、游戏比赛法主要采用的学法有:模仿练习法、分解练习法、自主练习法、小组合作练习法六、教学重点:手触球的部位学习难点:身体的协调用力学习关键:运球时的身体重心七、场地、器材:小篮球40个、2个跨栏袈、4个呼啦圈、20个小铁圈八、运动负荷根据六年级学生身心、教材特点,本课平均心率:预计为130-135次分,练习密度:约为45-52。九、课的结构准备部分:伴随着CBA联赛主题曲《超越自己》,学生与老师击掌,并两路纵队沿着篮球场地进行热身活动(分队跑和蛇形跑),教师领着学生进行球操、熟悉球性练习,如体前头上左右拨球、反弹球和上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