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提升“新市民”素质的思考
作者:唐凯娥来源:《卷宗》2016年第08期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批准重庆成立了两江新区,产生了许多农转非的“新市民”,笔者在两江新区承担新市民素质培训期间,对新市民的素质、问题与解决办法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提升新市民素质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新市民;素质;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居民逐步转变为城市居民、成为新市民。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为加快经济发展,2010年6月18日成立了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两江新区的建设发展寄予了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江新区要全面提高改革开放水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随着两江新区的加速建设,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搬迁到统一规划安置的新小区居住,角色和身份发生了变化,农民转化为市民,村民转化为居民,成为城市中的“新市民”。两江新区如何帮助这些“新市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之中、成为真正的居民,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示范社区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从探讨“新市民”存在的问题出发,有的放矢地提出提升新市民素质的思路与对策,旨在推动“新市民”早日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1“新市民”素质普遍存在的问题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和名片。市民素质的高低,不仅决定着城市的品位,而且是城市竞争的重要软实力,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进步。笔者今年46月承担部分“新市民”素质培训,期间,通过观察、询问、走访等发现,“新市民”素质离现代化城市建设距有一定差距,需要加紧提升。
1观念比较陈旧。“农转非”新市民“小农意识”比较根深蒂固,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卫生意识等方面比较淡薄,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个人形象,改变邋遢形象,同时,健康理念和教育子女的观念等方面也有待更新和改进。
2行为习惯不规范。“农转非”新市民由原来的散居变为集聚,由原来的平房居住变为现在的高楼大夏,很多陋习一时难以改变。主要表现为:高空抛物、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烟头、纸屑等废弃物;公共场所坐车或办事不自觉排队,开口脏话连篇;饲养的宠物扰人或随处大小便;在小区的绿化地上乱踩、公共设施上乱画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文化低、技能弱。“农转非”新市民整体文化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