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相关费用操作规范
为规范统一全集团公司设备相关费用,现就如下事项作出规范要求:一、入库及出库规范
目前现状:部分由设备人员自行购买的设备配件及临时用材,未经过入库即直接使用,造成设备部“二级库房”中积压的备件数量和金额不明确,不利于公司监控。规范要求:所有由设备人员自行采购的设备配件及临时用材,都必须经过入库,再出库使用的程序,库房可以对实际采购的数量及金额进行确认。对于少数备件没有正规发票的情况,用其他发票代替的必须在发票上标注出采购明细和金额方可入库。
二、车间出库规范
目前现状:各公司既有车间出库的,也有设备出库的,出库方式不统一,最终设备相关费用统计也不准确。规范要求:全集团一律由车间出库,车间出库后设备维修、维护费用可细化到车间具体每台设备上,能够清楚本车间设备维修、保养费用情况。每月末由设备部对所有车间出库的具体备件及费用进行统计分
f类汇总。
三、设备相关费用固定资产化和费用化处理规范
设备相关费用支出固定资产化和费用化界定标准及财务处理要求:(1)资产化界定标准:能够切实提高固定资产产生经济利益,会使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原先的水平。如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能使产品质量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或使产品成本有实质性的降低。资产化财务处理要求:设备相关费用支出一旦计入固定资产,必须确定明确计提年限,按月平均计提。(2)费用化界定标准:通过对原设备进行维修处理,本身不会提高设备性能,仅仅维持原有性能的,必须进行费用化处理。费用化财务处理要求:费用化处理必须一次性计入当月损益,不得进行预提或待摊。
四、设备大修费用操作规范
设备大修财务处理要求:设备大修根据资本化和费用化处理标准,既可能是资本化支出,也可能是费用化支出。故为明确各公司关于设备大修费用支出财务处理的统一性,规定如下: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30以上;2)修理后设备经济使用寿命延长二年以上;3)设备大修后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f大修理支出,按照设备增加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设备大修可使用年限必须在大修记录验收单上明确,遵循验收单与财务账“一一对应”的原则(验收单见附件)。
五、设备耗损件费用操作规范
目前现状:有关价格较高的设备耗损件维护更换,对于规模较大的部分公司全部按照费用进行分摊;但对于规模较小的公司则通过申请固定资产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