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案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混合运算课题一: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上的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今天我们学习比较复杂一些的三步式题的计算。下面先来复习一下过去学过的混合运算。1.教师板书:(1)150-42×2÷14(2)(240+120)÷(14020)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做,同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学生做完以后,先让在黑板上板演的学生分别回答:“这道题里都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哪一步?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又有乘、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括号里面的。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逐题指定学生计算。计算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如:5×(15090)÷20,先算150减90得60,5乘以60得300,再除以20得15。二、新课1.教学例1。教师板书:100-(32+540÷18)。提问:“这道题中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小括号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学生回答先算540÷18后,教师用彩色粉笔在540÷18的下面画一横线。然后带领学生逐步脱式计算。教师说明:像这样带有小括号,并且小括号里面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话号里面的乘除。接着再在“(32+30)”的外面用彩色粉笔画虚线框,并说明:以后计算熟练了,小括号可以一次脱去,虚线框中的一步可以省略。三、巩固练习1.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提问:“第1题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第2题呢?”让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再集体订正。2.做练习一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提问:“把4道小题对比一下,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相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虽然这4道小题中的数字、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是一样的。但由于加了小括号和小括号加的位置不同,计算结果也不同。因此,混合运算式题在计算前,也要先审题。根据运算顺序的规定决定怎样算,然后再计算。四、作业练习一的第1题。课题二:混合运算(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上的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36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10+120÷40)×2。指定一行学生按顺序回答:“这道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