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析陈子庄画风转变的原因摘要:陈子庄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画家,年少时好武,爱打不平,富有侠义精神。自幼便有绘画的天份,小时候常拾炭在地上画牛,所画之牛能辨牝牡,十二岁便可卖画挣钱,他的画早期以花鸟画为主,到六十年代末逐渐转为山水画创作,正当其艺术风格逐渐成型之际,画风却由追求奇险雄强转变为平淡天真。陈子庄,重庆永川人,原名陈富贵,字子庄,又号兰园、南原、阿九等,晚年一直自称“石壶”。擅长山水画,作品多为小品,平淡天真,奇趣横生,耐人寻味。在多年蜀中山水写生实践的基础上,他提出“因景生意、因意立法”的绘画理念,摒弃程式化的藩篱,根据表现不同对象的需要而不断探索,最终创造出一套表达他自己个性的画法。陈子庄的画风在1968年前后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此前他的山水画以追求奇险、雄强为主,以飞扬、凌厉、奇兀、峭拔、灵宕为特色,用笔也与花鸟画如出一辙,但到了六十年代末画风有了明显的变化,追求平淡、天真、幽微为主,日趋质朴,进入了返璞归真的境界。也许是受到齐白石“衰年变法”的影响,又或许是受到黄宾虹晚年由“白宾虹”变成“黑宾虹”的影响,陈子庄在六十年代末画风日渐成熟之际,心中逐渐有了要转变画风的想法。但是他对变法不盲从,提出“画家到晚年都想变,但变坏的居多”,并说“搞艺术如逆水行舟”。
f关于陈子庄画风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社会大环境造成的。建国后不久爆发的文化大革命无疑给生活在时代之中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陈子庄亦是其中之一。文革的第二年,“红卫兵”们抄走了他几乎所有的绘画工具,甚至连家中唯一的一张既用来吃饭又用来画画的小桌子也没留下。没有了工具,陈子庄无法画画,但是他却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正是有了这种思考,才使得他画风发生巨大的转变,正如他所说的“画到穷时,要能闭关两三年,从思想上省悟,画还会变。这样常常自省,就能不断提高境界,最后达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在这段不能画画的日子里,陈子庄的主要功课就是读书、看山,包括写生。也正是由于这些想法,使陈子庄从对景写生上升到对景创作的高度,通过大自然画自己,通过物质画精神,走上了创作的道路。所以他的山水小品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清新味道。其次,家庭变故,生活窘困,使得他的性情心绪发生变化。民国末年和建国初,大环境所造成的人们生活质量普遍低下,而对陈子庄个人而言,他的经济情况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