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大部形成的地表水多顺坡向南地势低洼处排泄,局部向下渗透,在土层内形成孔隙潜水;局部孔隙潜水向基岩面径流,赋存于基岩风化裂隙中,形成基岩裂隙水。施工区范围内地下水贫乏,分布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九曲河地表水补给,分布无规律,水量变化大。地下水与地表水及土对混凝土、砼中钢筋为微腐蚀性,土对钢结构为微腐蚀性。
六、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
拟建场地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拟建场地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里程桩号K1120~K1340m为渝武高速道路边坡,施工边坡现状处于整体稳定状态,未见变形迹象,场区现状稳定。
七、地震效应及岩土体参数值
(1)、素填土剪切波速为105ms,土的类型属软弱土;粉质粘土剪切波速为184ms,土的类型属中软土;强风化基岩剪切波速447ms,土的类型属坚硬土;中风化基岩剪切波速大于800ms,为稳定岩石。(2)、岩质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根据室内岩块单轴抗压强度统计概率值结合《公路桥函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D632007规定综合取值。岩体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变形参数折减系数取值依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取值,岩体抗剪强度值:粘聚力c取岩块值的03倍,内摩擦角取岩块值的09倍;岩体抗拉强度取岩块值的04倍;变形模量取岩块值的07倍;弹性模量取岩块值的07倍。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根据实验成果和地区经验确定。填土地基
f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按地区经验确定。其它参数根据试验成果或地区经验,并结合本工程的特征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GJD302004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确定。路段区岩土体参数值详见设计。
八、高切坡边坡支护设计概况
(1)、K1135K1180段为高切坡挖方路基,路段长140m,分布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厚020~230m,下伏基岩为砂岩及泥岩,强风化层厚160~390m。拟建道路按设计标高整平时,将在道路右侧形成180~2560m的挖方边坡,长度约140m,为岩、土质混合边坡。边坡上部主要由粉质粘土、砂岩及泥岩组成,岩土界面较平缓,倾角1~6°,开挖后发生表层土质滑塌的可能性小;根据裂隙结构面与边坡组合关系的赤平投影图分析,边坡坡向(75°)与岩层倾向(275°)反向,属反向坡;裂隙①135°∠82°及裂隙②50°∠85°,产生顺层滑动的可能性小,但受裂隙②产状50°∠85°外倾裂隙的影响,边坡稳定性差。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该边坡岩体属较完整岩体,边坡岩体类型为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