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纲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589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中国。2、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的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3、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4、隋文帝时,下令“分科举人”。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时正式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5、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1、618年,李渊(唐高祖)和儿子李世民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定都长安。2、玄武门之变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埋伏,逼迫李渊立他为太子,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玄武门之变”。此后不久李渊让位李世民。李世民(唐太宗)继位,改年号“贞观”。3、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魏征。4、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设明经和进士科。“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的职责: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5、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在他统治时期,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被誉为“贞观之治”。1、690年武则天成为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称帝,国号为“周”武则天的统治措施: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宋。3、712年,李隆基当了皇帝,就是唐玄宗。他以唐太宗为榜样,效仿“贞观之治”,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年号“开元”被誉为“开元盛世。”4、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农业生产方面,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5、唐朝时选拔官员的方式是科举制度。分为制举和常科两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科举制在中国沿袭了1300多年,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在唐朝的土地上,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