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缺陷,说明敌手可以冒充密钥生成中心为任何用户颁发部分私钥而不被检测到,而且该方案无法抵抗公钥替换攻击。宋等人针对当前车联网中匿名认证的安全性与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对的车联网无证书批量匿名认证方案。该方案采用无证书无双线性对运算的批量认证方式,计算与存储开销较低,这对于高动态的车载网络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无证书签名方案是在资源有限的物联网设备中提供安全认证的潜在方法之一,设计可证明安全且高效的无证书签名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12基于同态加密的数据聚合技术目前应用最广的同态加密技术是Paillier同态加密算法,其特性是对加密后得到的密文实施某种操作的结果。不过这种做法虽然实现了隐私保护,但不具备防伪性,敌手可以伪装成用户伪造密文或篡改密文发给上一级网点,敌手也可以伪装成网点伪造聚合密文或者篡改密文发送给控制中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身份身份认证技术融合到具有隐私保护的数据聚合方案中。对于具有隐私保护的数据聚合方案,现已有一些研究成果。Lu等人结合数字签名技术,基于Paillier同态加密算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电网的数据聚合方案;Zha
g等人通过引入先哈希后点
f加的思想,提出了一个数据聚合方案;针对智能电网多级网络环境,周等人设计了一种多维数据聚合方案。
13聚合签密技术在5G网络环境下,大量物联网设备的接入认证安全问题也是5G网络安全所需要考虑的一个基本问题。签密能够在合理的逻辑步骤内同时实现对消息的签名和加密。随着用户终端数量的增长,现有的接入认证方式会引起系统资源消耗过大和信令拥塞,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将基于身份的聚合签密方案引入终端与网络之间的认证,由多个终端生成的多个签密密文可聚合成一个密文,在提高认证效率的同时可以实现数据机密性。2009年,Selvi等人提出了一个基于身份的聚合签密方案,并给出了形式化安全性证明。Lu等人提出一个基于双线性对的无证书聚合签密方案,但方案不具有公开可验证性,且签密和验证阶段的双线性运算个数较多,计算效率不高。为了保护发送者的身份隐私,Ho
g等人提出了一个具有隐私保护的聚合签密方案,并说明了该方案在车载网络中的应用。Cao等人利用聚合签密技术高效地实现了5G环境下的设备认证与数据安全传输。14属性基加密技术属性基加密AttributeBasedE
cryptio
ABE的概念由Sahai等人于2005年提出。ABE在保护数据机密性的同时能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根据访问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