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4、行为与创新:科学地解答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积极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活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难点: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三、教学设计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但是,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软件、硬件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模糊的,因此,这节课将带领学生通过接触实物、观看录像等直观方式去认识计算机。开头首先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作一个简要的了解;然后引入实物,让学生打开计算机,去探究计算机的内部结构。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部件名称以及功能、参数等相关信息,说的不足的地方老师加以补充。这样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学习任务,就在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完成了。此时,教师通过设疑,让学生懂得: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除了硬件系统外,还必须要有软件系统;最后,教师简要地说明计算机的发展。在课堂小结时,可以通过说明四代计算机的发展,让学生感觉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精美的计算机图片)这些漂亮的计算机大家一定看过,但是同学们肯定很少有人看过计算机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大家也一定很好奇,今天我们就一块儿去认识计算机吧!(二)新课讲授:师:首先,让我们先看一段计算机的录像,简要地对它作一个了解。
10
f看了这段录像,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打开桌上的这台计算机看个究竟。好,现在就请大家快快打开你们的主机,去探索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吧!大家可以动手拆拆看,把里面的部件拿出来,跟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看看它的名称、作用……(教师巡视、倾听讨论)设计意图:开头播放录像,不但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简要的了解,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我桌上的计算机里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样,学生会产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也会高涨。师:你们认识这些部件吗?哪个小组能说说它们的名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