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条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结语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非常重要农业机械化的持续稳定发展必将极大地改善农业劳动生产条件和农村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要把农业机械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农机化工作全面落实到到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实际行动中去推动农机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全县新农村建设的部署,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农机局认真组织规划实施,确保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出最大优势和关键性决定作用。一、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一是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永恒动力。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东宁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到今天,已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12万台,其中大型履带式拖拉机56台、大中型轮式拖拉机717台、农用四轮拖拉机10000多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97万千瓦,比2000年增长了54。现如今,农民耕地、种田、收割、打碾、运输、排灌和农产品加工等已普遍使用机械设备,农业生产各个环节都有农机化的影子,农民已从农机化发展中尝到了甜头。农民投身农机化,使用农业机械的热情不断高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机化已成为农业生产力不断增强的永恒发展动力。二是农业机械化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通道。当前农村存在着农忙时嫌人少,农闲时嫌人多的实际用工情况。农民外出务工必须签定半年或一年以上的合同,同时农民心里还恋着自己的土地,害怕农忙季节家中劳力减少。怎样解决农忙和务工的矛盾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机化。三岔口镇有水田3万亩,近3年来,三岔口镇购置水稻插秧机近50台,水稻收割机30多台,全镇2万人,6300个劳动力,先后去韩国、日本、俄罗期等地打工转移劳动力4000多人,解决了春秋两季农忙时劳动力严重短缺的问题。目前,我县有劳动力六万人,通过实现机械化转移劳动力二万人,极大促进了农机化水平的提高。三是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极大提高农民在单位时间内的劳动生产率,也极大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率。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速增长了农民收入。2007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