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酒泉师范团委辛永林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呈现出犯罪主体团伙化、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人群低龄化等特点,为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隐患。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政法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专家也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研究成因,寻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对策。本人从犯罪心理角度研究分析犯罪动机,寻求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对策,探索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新路子。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成因剖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成因剖析犯罪心理成因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角度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好奇心理。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是未成年人的天性。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判断是非的能力差,辨别良莠的能力弱,只要是新异的刺激、自己觉得是好玩儿的事,都想去体验和尝试,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容易随心所欲,误入歧途。为此,容易引发吸毒、色情暴力、网络等犯罪。2、逆反心理。家长、教师是未成年人的教育者,他们总是给孩子灌输健康的思想、科学的知识、做人的道理等等,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逆反心理强烈时期,对家长的“专制教育”和学校的一些不当做法不堪忍受,易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形成逆反心理。容易诱发逆反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长教育不当,表现为过于严格、过于溺爱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忍受不了;二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造成孩子因学习压力太大而进行反抗;三是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只注重优等生的教育,而忽视差生的教育,容易使成绩差的学生自暴自弃,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3、盲从心理。这主要表现在某些共同犯罪中,一部分未成年人完全是在主犯的教唆、诱导、胁迫下,盲目地跟从,在不知不觉中涉足犯罪。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则盲目效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结伙进行犯罪活动。4、攀比心理。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未成年人在学习方面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在生活上贪慕虚荣,讲究排场,讲究吃穿,好逸恶劳,这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盗窃、抢劫、敲诈勒索等侵财犯罪的
1
f重要原因之一。5、报复心理。未成年人心态不稳,控制力不强,报复情绪浓,在人际交往中受到一些委屈、遇到同学的羞辱无法承受,遇到一些事情易生妒恨,继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