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学科导学稿(学生版)
班级:姓名:小组:座号:
一、课题: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粤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趣味。2、品味语言,感悟新诗的独特风格。三、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诗歌的内涵,鉴赏诗歌的艺术特点。2、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把握全诗的总体写作意图。四、教学难点:
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五、教学课时:4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内容导读《死水》这首诗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把军阀统治下黑暗陈腐的旧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对其进行了强烈的鞭挞与诅咒,表现了诗人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再别康桥》这首诗以作者离开康桥时情感的起伏变化为线索,描绘了康桥的秀丽风光,展现了一幅幅具有动态美感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已逝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因康桥理想破灭的哀伤。感情真挚、隽永。《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热爱生命》这首诗共七节,前三节表达一种对生命的执著爱恋;后面四节进一步描绘热爱生命的具体表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双桅船》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借助双桅船、岸、风、风暴、灯等意象,激励自己要像“双桅船”那样不怕挫折、不怕困难,永不放弃,不知疲倦地将生命之舟驶向彼岸。
(二)资料助读1、作者及其写作背景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烯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大学,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艺术上,早年作为新月派的主要诗人,闻一多提出新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理论,倡导新诗格律化。在新诗的理论建设方面作出独特贡献。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代表人物。1915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918年夏天留学美国,1920年去英国剑桥大学.1921年开始写诗,深受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华
f兹华斯、拜伦、雪莱的影响。他的不少诗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