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方法论》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方法论2、公理化方法3、简单性原则4、证实原则二、简答:1、根据萨缪尔森的观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6、简述公理化方法的特点?
7、怎样看待“证实原则”和“证伪原则”?
8、简述库恩的“范式”理论?
2、科学方法按其普遍性可以分为哪些层次?
三、论述:1、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基本观点上有什么不同?
3、简述社会科学方法的一般特点?
4、什么是“帕累托最优”?2、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的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二难境地是什么?
5、简述爱因斯坦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和他的对策?
f3、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在平等的定位标准上产生了那些混乱,可能产生什么后果?
《经济学方法论》第二次作业一、填空:1、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把平等标准定位在()上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而计划经济则试图把平等标准定位在()上。2、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是()、封建社会的分配原则是()、资本主义的分配原则是(),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分别是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这是()原则在分配问题上的体现。3、科学理论体系是一套由若干命题组成的(),在与事实吻合的前提下,它越是具有()和(),理论的水平就越高。4、一门科学理论做到了逻辑无矛盾和表述清晰确切,还不能直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有()做基础。5、目前我国的统计部门采用的统计制度主要有:()、()、()和()。6、一般说来,统计数据可划分为()和()两大类。二、简答:1、怎样理解平等与效率的矛盾以及平等和效率的相对性?
4、怎样理解“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以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两极分化”?
5、简述歌德尔定理的思想精髓。
三、论述:1、试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分别是如何定位平等的标准的,各自可能产生什么弊端?
f二、名词解释1、旧的思想意识论2、我国统计数据失真的浅层原因和深层原因是什么?2、数理经济学三、简答1、简述市场经济的数据发生功能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数据基础。
2、为什么说“生产力水平低下论”是错误的?
《经济学方法论》第三次作业一、填空1、市场经济的核心和基础在于它的___________。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是____________3、在经济学中,比较成功地应用了数学的范例,一般认为是在________中引入极限和导数。4、拉格尔斯将经济数学分析方法分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