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Ⅰ、Ⅱ两卷,Ⅰ卷为选择题卷,正确答案请涂写在答题卡上。Ⅱ卷为非选择题卷,答案书写在答题卷上。考试完毕请上交答题卡、答题卷。本试卷总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河北古称燕赵大地,山东又称齐鲁大地,起因于A宗法制B分封制C禅让制D郡县制2《荀子效儒》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以看出西周分封的主体是A同姓亲族B功臣3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C有利于统治集团的内部团结C先代贵族D姻亲
B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绝对的D等级森严,小宗要服从大宗
4“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文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皇帝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最高统治权力的象征5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这反映了A皇权至高无上B三公九卿相互制约C秦律严酷细密D丞相独揽大权6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8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材料中的制度创始于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9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有所加强10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D郡国并行制
f11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