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性既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又是其个性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内容主体性可以概括为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或者说社会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教育就是要有助于实现学生在上述诸方面的发展。作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主体性发展就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在教学中我尽量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评价以此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你认为他做的怎样”“好在哪里”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互补的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二、转变评价观念。注重对学习能力的评价策略
1恰当地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过程性评价是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评价理念之一。而过程性评价的基本着力点是对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评价。对于数学知识而言以往的评价主要集中检验学生是否记住这一内容或者从几个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有关这个知识的正确例子或者在几个相近的知识之间区别出符合条件的某个知识。但是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不止这些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是学生能够结合实际背景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评价的题目必须设计得非常全面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能力的评价
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数学问题的解决。《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强调“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图形和统计等的过程中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能力初步学会多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学生的数学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概念和技能它还包括调查和推理的方法、交流的手段以及对数学知识来龙去脉的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经历探索、推测或猜想以及有效地推理去解决有关数学的问题。
3注重对数学技能掌握的评价传统的教学和考试都集中考查技能的特征。却很少评价学生是否理解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