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危险因素分析。再次检索发现,这样的文章还是有很多,那怎么办?就再次限定研究对象如下(3)影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颅内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再次检索发现,这样的文章已经不多,但已经有报道,估计照这题目写下去可能发不了核心、或CSCD或SCI,那怎么办?这时候再次限定研究对象就已经很难了,因为人群已经被限定的很小了。这时候就应当限定研究疾病。可将(3)改为如下:(4)影响呼吸窘迫综合征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颅内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这时候就是研究在特定状态(呼吸窘迫综合征)下特定人群(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颅内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如果还有,则可限定为其它疾病,如(5)影响败血症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f颅内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等等等等。
借鉴型(高级):这种级别,往往需要有很强的统计学技能,往往需要有一定的科研培训。当然不完全绝对。还是举上面的例子。
某人想写(4)影响呼吸窘迫综合征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颅内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国外已经有人发表过了,怎么办?这时候还要写该题目,就需要在统计上下功夫,在设计上下功夫。具体如下
A:更严格设定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胎龄相差值:体重相差不超过500克,胎龄相差不超过1周
B:更严格设定存活组与死亡组的对照例数:1:2最好,1:1可接受,(同时要满足条件A)
c:两组间要比较的某些指标必须有,如果没有,该例就剔除。(如必须要有头颅B超检查),哪怕这样会损失很多样本量也要坚持。设定越严格,则误差越小,可信度越高,越容易接受(当然也越难,不然怎么叫高级借鉴型)。
三级:全坤大挪移:这一级需要很深的造诣,基础理论功底要深厚,同时也要有一定悟性才可以。举例说明:某人看见scie
c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讲“马儿为什么跑的快(2004年)?原来是调控其大腿神经肌肉联接处CA通道基因可在短时间内突然大量开放”,这时候如果你去想“如何让马跑的更快就没有太大创新了”,相反,某人就采用“全坤大挪移”的方法,借鉴该思维,去研究“重症肌无力”时该基因的表达变化。这就完全是创新,一个新的临床课题就产生了,相信这样的文章,发SCI应该很有冲击力。
方法二、从临床中的特殊表现、体征来选题。我们写文章,分析病例,最终都是要靠病例资料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临床中的特殊现象,从临床中发掘题目。举例说明:某人(内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诊断出1例先天性食道闭锁,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该新生儿再进行了手术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