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中国金融业的电子信息化电子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冲击90年出生的我是伴着中国经济腾飞长大的,由于出生于父母都是金融业的从业人员,10岁的时候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张卡地方卡;随着年龄增长,以及求学需要,后来渐渐就有了普通借记卡;但是到21世纪,上大学的我,卡还是借记卡但是多了的一项就是开办了电子银行业务,而且电子银行已经渗透于我日常消费的结账理念中。我认为,近些年电子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冲击是顺势而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认为理由有以下五点。一电子银行时代的来临是必然的吗?I
fosy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奈里卡尼(Na
da
Nileka
i)曾说:“当今世界的竞技场已经被夷为平地。”暂且不论这句话的正确与否,至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世界确实是向他所说的方向发展。伴随金融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金融创新加剧,新的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全世界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人们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造就了中国金融业电子信息化21世纪的科技时代。据金融分析公司GlobalI
sight统计:目前全球电子支付年交易量达到2100亿,2010年将翻1倍,复合增长率是各地区GDP增长率的4倍。20042009年,全球各种类型电子支付交易复合增长率达到129,同期79个国家平均GDP增长率为32;西欧与亚太增长率分别高达216与192,北美由于基础设施水平高而增长率只有123;未来5年全球电子支付交易量将翻1倍,中国市场3年时间翻1倍。由此我们对中国的电子银行时代的必然性毋庸置疑。二传统银行为什么渐渐适应不了经济发展?传统银行的主要特征是:吸收公众存款、集中社会信用;发放贷款使社会资源得以重新分配;独有的结算系统实现信用的转移和权利的让渡。既银行在信用集散、风险集散和资金集散的过程中,获取利润。而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空前发展的21世纪,以金融电子化为特征的金融延伸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使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不断提升。从中国银监会获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主要商业银行2006年度网上银行交易额达9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79%。2007年,行业网站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占到了6393,B2B收入5001000万元的达到了2171的比例,而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网站比例是1435,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传统模式下,企业融资途径主要是银行贷款,企业对银行存在高度依赖性。网络信息技术使新的信用工具不断产生,投资渠道多样化,银行资金来源减少;企业融资多通过资本市场,对银行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