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重点章节复习精要浩翔教育
第一章
一、法律产生的决定性因素:1.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2.奴隶制的出现。二、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性:1.法律与国家同时产生2.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3.不断地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4.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分开5.从法律与宗教、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三、法律的本质与特征:L1.本质:①法律的阶级性(法律的本质属性是它所体现的阶级意志性)②法律的社会性③法律的本质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法律的特征:①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③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④法律是规定权力义务的规范。⑤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四、法律的渊源和分类1法律的渊源: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就是指用以表现法律的各种具体形式。2.法律渊源的种类: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引证法宗教法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3.法律的分类:①按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②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③根据法的内容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④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⑤根据法律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⑥以法律运用的目的:公法和私法⑦法系五、法律与其他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1.法律与社会经济基础①经济基础决定法律
1
f②法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2.法律和政治①政策是法律的指导②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具体化、条文化。3.法律和道德①联系:a法律积极保护统治阶级道德,在必要时把某些道德规范提升为法律规范加以推行。b统治阶级道德又积极替法律辩护,影响社会舆论,要求人们遵守法律。②区别:a存在时间不同b调整的范围不同c实施方法不同d表现形式不同e法律体系只有一个,即一元,而道德体系则是多元的。
第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本质、制定和实施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1.产生的历史必然性:①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②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需要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2.产生的一般规律:彻底废除旧法律,批判继承3.产生的特点:在彻底废除国民党旧法律的基础上,由新民主主义法律转变来的,是新民主主义法律的继承和发展。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主要特点: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表现2.重要特点: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3.另一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