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样做不是在宣传中国传统节日而是把中国传统节日逼入了死角。
活动目的与意义
(一)保持与促进人际和谐是传统节日的基本主题
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有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故传统节日的保护,有利于保持和有效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主题
在古代社会的早期,它还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主题;中古以后,传统节日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才逐渐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所谓岁时节日,就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和特定民俗活动的时日。它们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
(三)保护传统节日,有助于达成民众情感的和谐,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动力
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存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时机,是民众精神的重要寄托方式。民众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不断通过节日习俗表达出来。这些理想和追求有丰收富裕、健康长寿、欢乐吉庆、平安和顺等,这些主题在许多节日习俗特别是春节吉祥习俗中以红火醒目的方式表达出来,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四)传统节日保护有利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巩固民族团结
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已不仅仅是汉族的节日,也成为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如春节,已成为我国境内40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对这些传统节日的保护,实际上是对各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少数民族的节日数量众多,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维护中华文化一体化格局中的各民族文化多样化;其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可被吸收到汉族的节日传统中来。
4
f(五)传统节日有着显著的民族文化认同价值,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心
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部分,是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享的文化。在同一个日子过同样的节日,使我们体会到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当人们处于本土的文化环境中时,这种感觉还不明显。但是在异文化环境,一个族群同样的节日习俗就成为文化认同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认同往往比政治的认同更为牢固、更为持久。
保护、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能够使全体民众拥有强烈的文化共同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增强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在强有力的文化旗帜下团结一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