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上,心中有一种经历了大悲喜的平静,我又到了虎跳峡,我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我的生命又开阔厚重了许多,我的生命更自然了。所谓修身养性,养浩然之气,感通天人合一,这在书房里是无法达到的。②一个纳西族的司机载我连夜去丽江。他沉默地开车,我在车厢中默想。这次经历令我再一次领悟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西方相信一切都是可以克隆的,虎跳峡也是可以克隆的。技术改天换地之后,西方可以在教堂里忏悔,等待着复活,总是心安理得。中国文化骨子里迷信自然,中国人的教堂是在大地和人生之中,是此在而不是彼岸。为什么古代中国山水画和山水诗歌如此发达,因为大地在中国心目中不是对象,而是万物与我一体,是一个家。③古代山水画大师倪云林,因为钟情于山水,整日在太湖间云游。他画的一幅竹子,画面上有六竹在山野水滨挺立,被称为六君子图。倪云林笔下的山水并非山水,而是精神的寄托。陶渊明厌倦了车水马龙的世界,一声归去来,就重返田园世界悠然见南山了。南山在陶渊明的词汇里,与天堂的意思差不多。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讲究穷则独善其身,独善其身就是在野,在野并不只是一个隐喻,在古代中国,在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有自然世界的桃花源、伊甸园作为基础。老子讲“道法自然”,这个“自然”除了自然而然的万物运行之“道”这个意思外,其实指的也就是可见可感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大自然世界。④在古代中国文化中,自然世界被作为天堂来歌咏,因此山水诗画才大行其道。中国文化没有发展出宗教、教堂之类的东西,因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寄托在自然中,自然世界就是中国精神的教堂。伟大的诗人、画家无不从自然世界获得关于人生的领悟,诗歌的灵感,自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wwwziyua
kucom
f然世界成就了他们的伟大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虎跳峡是一个伟大的中国教堂,一个归宿,它就像巴黎圣母院一样,是令人心灵安息的地方。⑤天空逐渐昏暗,山野俯伏下来,远处的黑暗中,别人的故乡一盏盏灯亮起来,很温暖的样子。想起故乡昆明,那里是我的天堂,我领悟了作为一个诗人的基本元素。1966年我上小学五年级,学校宣布停课,我就在野了,像一个小陶渊明那样,奔向美丽的大自然。我记得有一年多的时间,我几乎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走路去滇池钓鱼,垂钓落日下,悠然见新月,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倪云林那样的山水诗人。我最近重返滇池,那里已经成为现代化昆明的一个污水排泄池,往昔阳光灿烂,沙鸥集翔、沙粒泛着金光的湖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