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K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大量外流,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解答】解:A、这种物质引起中毒后,兴奋无法传导,因此不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发生改变,A错误;B、动作电位是Na内流引起的,抑制神经纤维上Na通道蛋白,Na无法内流,不能形成动作电位,神经兴奋无法传导,肌肉瘫痪,B正确;C、这种物质引起中毒后,兴奋无法传导,因此肌肉没有反应,不会发生持续痉挛,C错误;
D、这种物质引起中毒后,兴奋无法传导,不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D错误.
21
f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明确Na内流会引起动作电位;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推断这种物质中毒后可引起的反应.
14.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激素调节完成B.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C.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量减少D.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仍具活性【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专题】正推法;体温调节、水盐调节与血糖调节.
)
【分析】水平衡调节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解答】解:A、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所以调节方式是神经激素调节,A正确;B、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由垂体释放,B正确;C、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C正确;D、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水盐平衡调节,主要考查对水盐平衡调节知识点的记忆.
15.下列对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体液免疫中,能直接识别抗原的有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②浆细胞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③记忆B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并产生更多的抗体参与免疫;④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功能;⑤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效应;⑥切除胸腺的实验动物,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减弱.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22
f【考点】人体免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