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不能说成摩擦生电。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明物体带
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为库仑,简称库,
符号为C。
5验电器(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2)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6总结归纳:两个轻小物体如果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1)两个物体带有异种电荷。(2)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若两个轻小物体互相排斥也有两种情况(1)两个物体都带正电荷(2)两个物体都带负电荷
7、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8、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等量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电子在原子核的引力作下绕用核高速旋转。
3、
9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叫元电荷,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元电
荷用e表示,即:e16×1019C
10、摩擦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从束缚电子弱的物体转移到束缚电子强的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显示负电,
失去电子的物体显示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物体缺少电子带正电,多余电子
带负电。由于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绸子弱,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就失去一部分电子而带正电荷,
绸子从玻璃棒上夺取了一些电子,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上的负电荷
11摩擦起电的两个条件:(1)相互摩擦的物质的种类不同;(2)摩擦时雨外界绝缘
12判断物体是否带电有三种方法:(1)看被研究的物体是否吸引轻小物体;(2)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其他带电体是
否有相互作用;(3)利用验电器检验。
13导体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石墨等。
2、不容易导
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油、陶瓷玻璃等。3、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如①纯净的水是
绝缘体,而含有杂质的水是导体。
②玻璃是绝缘体,而烧红的玻璃却能导电。
14、金属是靠自由电子导电;盐的水溶液是靠自由离子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
电荷。
1、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丝线悬挂着的通草小球,如果小球被吸引,则小球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2、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若甲排斥乙,乙吸引丙,丙吸引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