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学生的内在需要和信心;提升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欲望和能力。2、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学习本门学科的兴趣。3、通过创设实践情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得以升华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活”起来!
3
f研究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现状研究。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情境的创设策略研究。主要研究创设数学情境的背景、时机、呈现方式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怎样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才是有效的?有效的教学情境最起码应该具备哪些原则?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情境的运用策略研究。主要研究学生在数学情境中如何挖掘数学问题,主动地去探索去解决。4创设教学情境要注意哪些问题。主要研究创设的数学情境能否为教学服务,是否能引起学生兴趣,是否能适应不同水平的学习,问题解决方式是否具有多样性。
研究方法
1、教育实验研究法。适当调节合作学习的各要素,以自然实验法为主,以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现有的教育环境为条件,探索在自然教育环境下,改变某种教育因素所产生的效果。2、教育调查研究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定期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3、教育比较法。在借鉴合作学习策略时和本地教育实际相结合对比考察其优势,避其局限,补其不足。
研究步骤
1、阅读相关资料,并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分析。2、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开展实践研究,并在教学中通过实践观察教学情境的有效性,定期组织案例分析与交流,逐步积累案例研究资料,并进行实践总结与理论提升。3、收集研究资料。4、撰写研究成果并上报。1、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对情境创设意义的深层认识,掌握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基本方法、策略,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3、收集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
预期成果
完成时间
一年
4
f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
1自主学习记录(之一之四)(照此样例提供4份)读书时间文章题目出版社研修主题作者主要观点:《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这就决定了品德课要在生活情境中学。因此在品德课堂中创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