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考点汇总
第9页经济法专题
经济法专题一经济与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经济法是调整一定范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注意经济法是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有:国民经济管理中发生的经济管理关系;市场运行中的协调关系;社会经济组织内部经济关系。二经济法中重要概念:1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经济: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3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4商品经济的类型:分为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种类型。5商品的使用价值: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6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7商品的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来决定。8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9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f10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11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12货币的五种职能: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13价格、商品流通、流通手段1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2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它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3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14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15纸币流通公式、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2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3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和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的一种经济现象。1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