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完成日期:
班级:学号:2014年8月19日
2014年8月
f说明
第一部分题目(2号黑体)第二部分摘要(小4号仿宋体)第三部分关键词(小4号仿宋体)第四部分正文(小4号仿宋体)第五部分参考文献(小4号仿宋体,参考文献编排格式参见《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
使用A4纸打印,页边距使用word默认值,行间距固定值24磅。
f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功能路径文献综述
摘要:世界金融发展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通常伴随着金融风险的形成与积聚,当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严重影响到一国的金融安全。2008年起源于华尔街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2011年的欧洲债务危机再次敲响了金融安全的警钟。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所具有的独立性、权威性和综合性等特性决定了国家审计应当而且能够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现有文献较多的是对金融安全以及国家审计的独立研究,将二者关联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特别是结合中国审计的实践,从案例的角度进行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基于这一点,立足于我国国家审计的实践,运用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风险因素,指出国家审计存在的制度缺陷和面临的问题,全方位、多视角地提出国家审计的改进设想,以弥补系统研究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文献的缺憾,对于中国审计而言,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金融安全;金融风险;国家审计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
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世界金融发展史告诉我们,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通常伴随着金融风险的形成与积聚,当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严重影响到一国的金融安全,甚至引起金融危机的爆发。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在保持总体稳定健康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风险。一方面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与体制变革的迟滞之间存在矛盾,种种问题不仅聚焦于金融领域,还掣时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环境日趋复杂,通过传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加剧了我国金融体系内部的脆弱性。
1
f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目前我国已正式将“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写入“十二五规划”。2012年1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