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犯罪?答:严重违法行为即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就是犯罪。三、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1.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2.犯罪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法律标志)3.犯罪应受刑事处罚。(法律后果)四、什么是刑罚?刑罚分为哪两类?答:1.刑罚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2.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附加刑主要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五、主刑和附加刑各具有什么特点?答: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人民法院在判案时,对一个罪犯只能判处一种主刑。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也可以独立适用。六、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1.区别:①社会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轻微,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严重。②触犯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而犯罪触犯的是《刑法》。③受到的处罚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受到民事或行政等一般强制性措施处罚,而犯罪会受到刑罚严厉强制性措施处罚。2.联系:①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②都触犯了法律,都属于违法行为;③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处罚。七、张某从不良行为走上违法乃至犯罪道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答:1.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2.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3.我们要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遵纪守法,拒绝犯罪。第二站远离犯罪一、青少年犯罪,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吗?答:青少年要有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要了解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法律后果,知道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未成年人也会触犯刑法,构成犯罪。刑事责任的年龄:(1)不满14周岁的儿童犯罪,完全不负刑事责任。(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4)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f三、青少年应如何远离(避免)犯罪?答:1.在心中筑起法律的堤坝;2.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多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果。3.明辨善恶,提高道德修养;4.树立有意义的人生目标;5.避免与不良分子交往。四、如何在心中筑起法律的堤坝?答:1.要树立法律意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