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力松弛系数;coshβ是双曲余弦函数其中
式中H─结构厚度本工程厚板厚度H08HL08440018≤02符合计算假设;Cx─混凝土板与支承面滑动阻力系数对竹胶模板比较砂质土的阻力系数取Cx30Nmm2。根据以上公式代入相应数据得σmax118MPa≤189MPa可知不会因降温时收缩引起裂缝。33配制混凝土时采取双掺技术1掺高效减水剂使混凝土缓凝要求初凝时间大于9h以推迟水泥水化热峰值出现使混凝土表面温度梯度减少;2加AEA微膨胀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0补偿混凝土收缩;
f3保证混凝土浇筑速度不产生人为冷缩;4设加强带在加强带处微膨胀剂掺量增加14。34保温、保湿及补偿措施根据气象预报拟浇筑三天后的均温为21℃为防止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25℃而开裂经研究、比较在不可能降低水泥用量、掺粉煤灰及选用矿渣水泥的条件下采取下列措施。1底模除因模板支撑结构需要满铺100mm×50mm×2000mm木枋外在木模板上满铺一层塑料薄膜再铺一层竹胶板在浇筑前三天浇水湿透;2在三层与转换板之间四周用塑料编织布围护使板下形成温棚减少空气流动达到保温作用;3在浇筑混凝土表面12h后加塑料薄膜一层、麻袋二层覆盖;4设温度测试点在有代表性的位置设测温点随时了解混凝土浇筑后特别是第二天开始升、降温情况随时准备增、减覆盖物;5加强对混凝土的保养不断观察混凝土保湿状况定时浇水保湿。在浇筑第二层12m厚混凝土3d后混凝土内部温度达56℃更要加强保温保湿措施。考虑到第一层混凝土板对上面第二层温度变形的约束除认真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外该板结构设计在12m厚板下400mm处设一层Φ22mm、200mm×200mm的钢筋网片以防上层混凝土变形时拉裂下层混凝土。35温度测试本工程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测温两次浇筑分别设了10个和7个测温断面每个测温断面分别在上、中、下及覆盖层下埋设测温传感器在浇筑混凝土后的5d内每2h测读一次温度同时监测气温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中间断面点对比如表1可看出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很接近可作为以后制定保温保湿措施的依据。表1温度测试结果对照表℃
f4、结束语总之,大体积混凝土往往属于地下隐蔽工程,裂缝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其正常使用,而其中温度裂缝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裂缝。所以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控制在充许的范围内。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