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宁寿古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西清古鉴》宁寿古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四部书的简称。收录清宫所藏铜器4000余件,对于推动古器物研究有重要意义。8甲骨文研究代表人物甲骨文研究代表人物四堂”: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彦堂董作宾,鼎堂郭沫“四堂”若四老”:陈梦家,唐兰,于省吾,胡厚宣“四老”
f9三希堂法帖9三希堂法帖三希堂法帖,全称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是清乾隆皇帝将晋王羲之快,《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王羲之《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伯远帖》、王献之王《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及王《伯远帖》贮入大内养心殿中,认为此三帖是稀世之宝,故名“三希堂”。乾隆十二年,令模勒上石,其中包括以上三种王氏法帖,是闻名中外的艺术珍宝。10“北四阁”与“南三阁”南三阁”“北四阁”乾隆年间编成的《四库全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分抄7部正本,1部副本。即有“北四阁”与“南三阁”“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北京圆明园文源阁。英法联军兵火毁。文源阁北京圆明园文源阁宫城文渊阁。后运到上海,1935年商务印行出版,今藏台湾。文渊阁宫城文渊阁热河行宫文津阁。今藏北京。文津阁热河行宫文津阁奉天(沈阳)文溯阁文溯阁。918日本掠夺去,后归还,现藏于沈阳。奉天(沈阳)文溯阁“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毁于太平兵火。文汇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毁于太平兵火。文宗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杭州西湖行宫文澜阁。今存、补全、太平兵火。文澜阁杭州西湖行宫文澜阁11敦煌四书敦煌四书罗振玉主编,部分与王国维合著。罗振玉《流沙坠简》《鸣沙石室遗书》《鸣沙石室遗书续编》《鸣沙石室古籍丛残》12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我国目前所知最重的最重的一件青铜器,是商代晚期商代晚期制品。1939年在安阳武官村出最重的商代晚期土,有铭文“司母戊”,为了祭祀母而铸造。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横长公斤,高厘米,横重厘米、宽厘米。这个鼎呈长方形,在鼎身的两侧,用边缘图案的组织形110厘米宽78厘米式,装饰兽面纹和夔纹,中间朴素无纹,使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四足呈柱状,鼎的两端口沿上有立耳,器身的拐角处有高起的棱角,既美观又坚固。这个鼎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