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创新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新课改形势下努力提高作业批阅有效性的几点探索与反思摘要作业批改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有效改变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与做法,促进作业批阅与反馈的实效性,在教学中调整批阅步骤,改良批阅方式:⑴布置作业因人而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习题;⑵优化组合“帮扶小组”;(3)作业上交顺序:学优生→中间生→后进生;(4)选择合适的批阅方式,以期提高批改效果:随堂批阅、小组互批与教师分层批阅相结合,学生“自省式”批改使“纠错”功能与“强化成功”相互促进,;(5)改变传统的批改符号与评价方式,使作业批阅更有人情味与激励性、科学化、明确化,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作业批改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批阅作业不仅能及时有效地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效果,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能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反思,诊断教学中的症结,修改、完善并作出第二次教案,便于教师在后续教学环
1
f节中加以注意,随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还能促进学生通过教师给予的评价与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矫正学习过程中的失误,进一步弥补缺陷,巩固基础知识,是促进师生双边有效活动的最佳途径之一。但是当我们再次关注自己已习以为常的教学常规工作时,我们是否曾反思过:现在我们常用的批阅方式是否真的适合学情与学生的需求,是否能促进学生对做作业这样的数学活动更有兴趣,更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中,是否遵循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理念?从我校各段数学教师调查发现:近几年来各段学生人数虽有所减少,但多数教师基本仍承担两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每班学生在35人左右(多的也有45人)。七年级多以省教研室统发的作业本为主,补充部分课堂上还不能完成的书中作业题(一般两套作业);八年级除作业本外,学生还自愿订购辅导练习《课时训练》;初三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后一般每日一份练习卷。教师多数采用“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方式(这也是各上级领导部门所提倡的工作规范要求),一般根据作业的数量与习题的难易度以及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各段教师每天第一次批改四叠作业至少23课时,近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