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生产一吨的水泥熟料,直接排放051吨CO2,燃煤排放037吨
CO2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石灰石、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且这些原材料在
开采过程中也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假设我国GDP按照年均75的速度增长,并基于我国目前的水泥生产情况,可大致预测出20082012年中国水泥的总产量将达71亿多吨。根据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的相关报告,我国现存可用于烧制水泥的石灰石储量为450亿吨,其中可开采储量为250亿吨,按2004年我国水泥产量(约10亿吨)计算,再过30年我国水泥原材料就面临枯竭,像我国这样正处于发展阶段中的国家,停止基础设施建设将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三、灰渣胶凝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
这里的灰渣指以各种工业废料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废弃物。目前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多种灰渣胶凝材料,如美国的“路邦”、南非德ISS稳定剂以及我国的HAS高强耐水土壤固化剂等多种固化材料,它们在一定范围内替代水泥应用于工程实践,有些已经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灰渣胶凝材料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对各种工业废料进行再利用,将其变成产品,提高工业废渣附加值,同时解决因废物堆积而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如我国的HAS土壤固化剂对工业废渣利用率达到80以上,从实验室小试到中试然后走向工程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在淤泥处理和污泥处理等领域都取得良好效果。
然而,灰渣胶凝材料从自身材料组成和反映机理上都存在着难以弥补的缺陷,以致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如大多数不能替代水泥浇筑混凝土、做室内装修材料、建筑物地基加固等等。同时,由于新兴建材在建筑行业推广难度较大、国内尚无相关法律法规支持、核心配方专利性强、原始资金匮乏等原因,造成灰渣胶凝材料价格普遍偏高,尽管从性价比上可能优于水泥,但仍然一定程度上的受到消费者的抵制而难以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这同样对我国科技研发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四、“深层次技术改造”方案的提出
要想从根本上缓解或解决目前水泥行业所存在的各种弊病,同时推进环保新型灰渣胶凝材料的研发与推广,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双赢”。主要思路是:将水泥厂现行生产设备和部分原材料进行综合整理投入到新型建材灰渣胶凝材料的生产研发中去,以进一步扩大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同
f时利用灰渣胶凝材料的先进科研技术对水泥等传统胶凝材料进行技术革新和新层面的资源配置,以期实现从资源利用到工程实践的各个步骤达到最优最合理的目的,这样不仅提高工业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