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D3消除升压二极管D1寄生电容与电感Lr寄生振荡;在二极管D2两端并接电容减小了开关S2的关断损耗,可以提高电路的效率。电路的不足之处是改进后电路的辅助开关仍为硬开通。图4所示电路主开关S1为ZVS开通,其开通过程与上面两种电路稍有不同,当谐振电感Ls
2与电容Cs
l与开关S1寄生电容谐振至开关S1两端电压为零时,开关S1开通;Cs
l与Cs
2可改善开关S1、S2的关断过程,减小关断损耗;电感Ls
2抑制了二极管D的反向恢复.二极管Db、Dc为电感Ls
2提供能量释放回路。电路不足之处是辅助开关S2硬开通。
f图5电路对图4所示电路进行了改进。如波形图所示,主开关S1开通前,其寄生二极管已经导通,开关S1实现ZVS开通;开关S1开通后,由于耦合电感的作用,促使流过Lx的电流迅速减小至接近零,辅助开关S2实现了ZCS关断;电容Cr减小了电路的关断损耗。电路的不足之处是辅助开关S2硬开通,电路结构与工作方式比较复杂。图6所示电路是对传统ZVT电路的又一改进电路。在主开关S1开通前,其寄生二极管已经导通,开关S1可实现ZVS开通;开关S1开通后,由于耦合电感的作用,流过辅助开关S2的电流迅速下降至接近零,开关S2被击穿二极管Ds钳制在一个很低的电压,开关S2实现ZCS关断。电路的不足之处是辅助开关硬开通,电路的结构与工作方式比较复杂。图7所示电路结构与以上的ZVT结构差别比较大。主开关S1关断后,二极管D开通,电容Cc通过耦合电感N2放电.开关S2寄生二极管开通实现了ZVS开通;开关S2关断后,开关S1寄生二极管开通实现了ZVS开通。同时,耦合电感N1抑制了二极管D的反向恢复,耦合电感N2则为N1中的能量提供了释放回路。此电路的优点是两个开关均为ZVS开通,二极管D的反向恢复得到抑制,电路结构简单。不足之处在于两个开关均为硬开关关断,辅助开关S2的电压应力较大。图8所示电路是一种新型ZVT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辅助开关S2开通前,电容Cr两端电压为负,S2开通后,电感Lr与电容Cs、Cr发生谐振使主开关S1寄生二极管导通实现了ZVS开通;当流过开关S1的电流由负变正时,电感Lr与电容Cb、Cr谐振,二极管D5导通,开关S2实现ZVmdashZCS关断。电路优点在于主开关S1实现了ZVS开通,辅助开关S2实现了ZV.ZCS关断,二极管D1的反向恢复得到抑制,以上几点都可以显著提高电路效率。电路不足之处是辅助开关硬开通,主开关电流应力比较大。图9所示电路结构与电路的工作方式比较特殊。主开关S1关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