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跨专业考研利弊分析
作者:周稞石星宇罗萍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07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数逐年递增,其中跨专业考生所占比例也在增加。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跨专业考研的情况,开展了相关问题的问卷抽样调查,在分析跨专业考研利弊的基础上,帮助同学们做出合理选择。
关键词:跨专业考研利弊建议
十九大强调“要切实以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要切实抓好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全国高校应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真正实现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跨越1。现如今,经济发展形式决定了教育强国的打造离不开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学科之间逐渐走向相互交叉的局面。据统计,从1901年到1990年间所颁发的82次诺贝尔化学奖中,跨学科获奖者的比例占872。各行各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上升趋势,用单个学科的知识难以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需要打破单一学科的壁垒,从多学科的视角来分析。为了满足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会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一种趋势。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跨专业考研的人数逐年递增,分析其利弊便有了研究的必要。
一、跨专业考研问卷调查分析
(一)问卷基本信息
本次问卷采用线上线下两个途径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综合类、工科类、师范类三种院校的跨专业考生。此份问卷涉及到跨专业考研的动机、难度、过程等几个方面。问卷随机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为93。其中选择跨专业考研的人次有91人。在考研人数中大约有50选择了跨专业考研。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跨专业考研动机分析
第一,在跨专业考研的原因中,7714“不喜欢原专业,对所报专业更感兴趣”,4571则因为“原专业就业前景不乐观”,1143是因为“转专业不成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例如:想多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想用这些知识来保障以后的生活等。从跨考原因来看,兴趣爱好是跨专业考研的第一驱动力,没有随大流的从众心理。第二,在跨专业考研的目的中,8286的考生是为了“继续深造,增加阅历”,1143是为了“避开就业压力”,另外“名校情结”占286,没有人为了“满足父母意愿”而去选择跨考。这说明,跨专业考生具有成熟的思维方式,没有从众或为了他人,更多的将其看成一种自我提升或避开就业压力的途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跨专业考研难度分析
在9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